七政四余与占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64|回复: 19

到底28宿用现在的位置还是千年前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9 0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角亢氐初总在辰?

还是按照现在的位置?


这个不定下来,怎么玩 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0: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业界有没有具体说法啊???

看李光谱注解的郑氏星案,好象古人玩七政是常常夜观星象的,照此推论,仿佛应该按照现在的位置吧?


再说,晋朝那位大哥已经测出来分点移动了,古人应该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盼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索了一把,那些哥们好象也没说清楚~~~~~那位大哥指点下??
发表于 2008-10-19 0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各看法而必然有各自的道理,没有定论。

在此情况下,个人建议有兴趣的新手不如从实证上入手,亲自验证那种用法准确性高就是了,否则执着这点而却步不前,只能人云亦云,亦无济于事。
发表于 2008-10-19 0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我是用今宿的
发表于 2008-11-19 11: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澄清一下,以往推命宫,很多书上教的方法其实是用旧宿,包括邵伟华,盲师如彭康民等,但也有用新宿的,如李顺祥等。不管用哪种,他们都不说明原因,结果让初学者无所适从,因此关于岁差引起新、旧宿西移的现象应该给予交代。
发表于 2008-12-18 17: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告诉大家一下:
查十一星曜以新的28宿(但若是用周天360度查十一星曜则不用新的28宿)!
但大家算命的盘一定要用旧制的28宿,其中道理不说自明。
发表于 2009-3-28 14: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經歲差校証,2009年的度數應為:
「角」應為辰宮23度45分
「亢」應為卯宮4度45分
「氐」應為卯宮15度20分
以上度數是以吳師青老師《中國七政四餘星圖析義》一書的附表推算
因為有歲差的關係,28宿的角度年年不同,應每年修訂
发表于 2009-3-28 14: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經歲差校証,2009年的度數應為:
「角」應為辰宮23度45分
「亢」應為卯宮4度45分
「氐」應為卯宮15度20分
以上度數是以吳師青老師《中國七政四餘星圖析義》一書的附表推算
因為有歲差的關係,28宿的角度年年不同,應每年修訂
該書附表是以1904年28宿位置為基準
发表于 2009-10-5 23: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不定使用这套禄命术的使用者
除却命理哲学之外本身也需要有相当的天文学修养
才较有可能提出掷地有声能服众人的见解吧
期待能有高人愿意分享心得
发表于 2009-10-6 13: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老的为主
发表于 2009-10-7 18: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以古老的为主,
那么古老的,比如以宋朝天文观测能力而言,
在星宿度数分布上,不论黄经赤经,
是否有足够精准且(至少误差在弧角二十分之内)能够被信赖呢?
尤其历史上又有多次的历法变动的情况 ?
有知者考证过吗 ?
发表于 2009-10-8 0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論星體纏度準確度,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直至18世紀前都不輸西方的,中國所輸的是星體運行週期的正確掌握,這正是由於我們重於觀測而疏於理論的建構,在沒有一個合理的宇宙觀下,當觀測上的準確性到達某個高度後,而未能進一步了解星體的運行規則,準確性就無法再提升,於是在西方哥伯尼、加里略的理論面世以後,中西水平差距就開始快速拉闊了。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民族性啦,重實用,否定空想,學問家們直至清未民初都仍說做學問要能經國濟世之類的說話,即使今天,我們學習、做事不為利益的話,父母親友不是都會批評浪費時間嗎?洋人就大不同了,重個人理想,至少會尊重個人選擇。Robert Zoller當年就一直為鑽研古典占星而「不務正業」---做散工,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困頓中做研究的...
发表于 2009-10-8 02: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我有疑问.......( ̄0  ̄)y
可是中国十七世纪中叶前期,即大玉儿走红风光那时间附近,
有个叫做汤若望的洋人,先是帮了徐光启搞了《崇祯历书》,成了明末钦天监,
清人入关后来又弄出了《时宪历》.............接著在汤若望死后数年间,
又因沿用旧历推算,结果清人钦天副监又被洋人南怀仁猛烈炮火PK而倒台........
另外曾经我貌似有看过应该是台湾学者的一篇研究论文提到,
明清之际,民间七政之使用也已经偏离实星与天体观测甚笃,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少?

另外唐代《开元占经》的作者也是个例子,
虽然我认为李淳风是比他更牛B的...
发表于 2009-10-8 1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政四餘雖和西洋占星根基一樣.但畢竟有中人自己的東西.七政中有的五行生剋和陰陽調侯便可說是中國自己的.而神煞方面雖不可說一定,但神煞一大部份是天干地支所成.也可印證是我國的.開元占經是占地運.而七政四餘是祿命術可否混為一談也要考證.
发表于 2009-10-8 22: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豹隱 于 2009-10-8 22:19 编辑

噢~多乙光兄是讀過不少天文學史的了。
當時中西二法所比較的是交食、行星會合週期、節氣之類與週期相關的問題吧?應該不是行星纏度問題。
在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歲差,但中國古天文學家早就從觀測中發現歲差現象呀,為什又麼又會這樣呢?呵~

明末清初時《崇貞曆書》及它的更新版《西洋新法曆書》都已流通民間的,否則就沒有民間梅文鼎、王錫闡、江永、薛鳳祚等皆布衣天文學巨匠,其實這段時間是當時中國有史以來最多民間天文學者的時間呢,所以對古中國天文學家的觀測能力不必懷疑,根本這一直就是咱們自家的強項。

「另外唐代《开元占经》的作者也是个例子,
虽然我认为李淳风是比他更牛B的...」
不明白是什麼問題...
发表于 2009-10-9 05: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基本没读过啥书,至多是个无知莽汉,心有所疑,如此而已。
如果胸腹有墨,我也不会有这些他人看来傻气的疑惑了....

交食,行星会合周期之类与行星缠度或是整体星体运动模型
皆包含在天文观测与历算之中,我想彼此也不能说全无干系?
不过当中我确实较在意的部分仍是在天球座标与岁差运动等相关的议题上
对于星命,目前特别是针对中国星命,
其之于实际肉眼观测与实务论断之间所联系的相关性,
如哲学性的形上思想,或者较技术层面的天文计算能力等等。
当然另外要说的是,西方对星体运行周期的掌握也是根据实际观测而来,
并非主以理论使然。
而另方面,就个人以为,中国对于星体运动周期的掌握也并不输给西方,
自甘德以降也是不少能者出现。
回过头来,二十八宿与恒星或回归黄道的部份,也是很好奇的。


就我个人理解,西方星命发展史上,起错星盘,
包括星体位置错误等等,屡见不鲜,
这其中包括了根据宫廷天文星历,或民间根据自身对行星运动的掌握所粗略起初的星盘。
这个问题也是我很在意的,尤其是针对民间星命术数的使用上,
究竟使用者本身有没有能力起出正确的星盘,我会想去了解其中的面相或者说真相。
就好比目前教育资讯普及下,
适逢西方古典星学风云再起, 可我很怀疑一票票黑呼呼的学子人海中,
有几个确实知道星命盘的起手式,懂得不同纬度下日出日落时分之类的计算等等.....
最近看了江晓原的天学真原,这疑惑是更深了。

当时明清之际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天文学流行风尚遂起,
但梅文鼎、王锡阐这些人使用七政禄命么 ?
我印象中江晓原的某本书或是台湾学者黄一农的某论文貌似有提过他们并不提用禄命术数?
当然其他也一定会有像薛凤祚这样的,
可是考虑到当时的教育普及度,与天文这样的高等学术所需要具备的学力........
不过也可能是我理解错误,因为中国史我也仅知个轮廓而已.....

那个.....提李淳风就只单纯想美一下中国星学而已, 没有问题~  v( ̄︶ ̄)y


.
我是期待能够有兄弟姊妹能用他们绵长巨亮那智慧的火花来照亮我,
有了启蒙提灯,方便我去了解这些学问也能看得清楚仔细点....
发表于 2009-10-9 11: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有深度的交流.希望豹隱兄和多乙光兄和其他易友多來討論.
发表于 2009-10-9 1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多乙光 于 2009-10-9 17:34 编辑

我又想到二十八宿的起源本身也是个重要的症结。

如果星宿在周天上的分布其来由与对星的东升西落以及记历方式有一定的关联,
好比『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参商那样,
那么观测地纬度不同的话,类似这样的对星关系在北京观测出的结果,
与在广州所得到的结论是必定不同的,因为纬度与星体东升西落的关系。
而这里进一步会延伸出的问题是,
在特定地区(同纬度)所观测出的天文现象,是否又能放诸四海皆准(不同纬度)呢?
再者,既是以天人相应为中心思想,上面的天象不同,那么下面的人事又该如何调整呢?
尤其是在其他不同纬度地区使用某特定地区所观测出的天文结论之情况下....?
这也是我目前的盲点之一。

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出现,是因为在西洋星命所使用的技巧工具上其实也存在著类似的问题,
这部份也是跟务农等时机(有点类似中国节气的内涵但不全然类似)
与历法计算(约西元前三四千年巴比伦那边)直接相关
因此对中国二十八宿有这些疑惑出现......
但要特别说明, 我不是支持中学西源说的, 各位兄弟姊妹不要误会了我 XD

希望有知者愿意提点,谢谢了
发表于 2009-10-10 17: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想到啥说啥,思绪散了点.....

就是....如果使用回归制,那么星宿作为天体定位座标的功用,
必然不能符合眼见事实,好比目前回归黄道太阳落天秤十多度,
但事实上却是落在处女一样.....
我想这个问题会特别体现在以天星堪屿地理风水以及包含于内的相关择日症结上,
因为就某种程度而言, 回归制座标已经无法担任定位实际天体位置的角色
(无法贴真反映出真实的天象--天体行经的星宿或者黄道星座)
.
.
在恒星制的部份.....虽说相对而言较能反映实际天象,
但是星宿的分布与界定貌似本身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厘清...?
特别是以赤道为天体座标定位,且假定周天超过三百六十度的情况下(我觉得这里相当关键),
而恒星制又以空间性的星体为定位基准,让人很好奇星宿彼此间的界隔以及各自的起始,
是否在恒星制之下依然能发挥定位实际天体的原始意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果老占星论坛

GMT+8, 2025-4-4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